平台注册 注册登录"/ 平台注册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admin

若干年前,我的一篇写 南京 老街的文(东门左所大街),有读者留言说到了 芜湖 的西河古镇,当时也随意的回复,有时间去西河古镇看看。岁月的流逝转眼五六年过去了。那日突发奇想,去看看所说的西河古镇,计划中准备再看看其它的古镇和所谓古城。行李准备好就出发了。做了一下攻略,西河古镇较远。本想着先在 芜湖 城附近转转,然后去西河。仔细看了西河的交通,改变计划,先去西河。这一改改对了也让我发生了行程的变化。西河的历史痕迹让我满足了看原汁原味老街的目的,西河交通不便让我打消了继续转悠的想法。当晚就打道回府了。听我慢慢道来。

早上八点出门,公交地铁到 南京 南,(江北到火车站,火车站地铁到 南京 南)在地铁上就把车票买好,一切为了赶时间,分别用时一小时六分,三十五分。火车九点五十六的车,十点三十一到 芜湖 ,时间卡的准准的,出站乘公交28路三站到联盛广场,换乘k501到大润发(十一站,一小时二十分)换乘湾沚33路公交,40站,一小时十五分。一点三十一分到古镇外围。用时近三个小时。电子乘车卡还用了两种。 芜湖 城市电子公交卡和 芜湖 运泰电子公交卡,那个运泰电子卡是 芜湖 湾沚区 的。到了西河有一点半了。我算了一下转顶多两个小时也差不多了。四点赶回去也绰绰有余了。兴致勃勃地开始逛古镇。不过这古镇没有让我失望,很有感觉,徽派建筑也让我很有兴趣,还有那小街巷,石板路,老宅,旧时的大户人家,岁月里曾经的繁华,新四军的红色记忆,青弋江的风景。。。后面的事情也让我有些想不到。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大概介绍一下历史上的西河古镇,西河最早记载远在西汉时,小镇乃是湖滩,杂草丛生,人烟寥寥,水患严重,此处俗称“草头 湖”,当地有一庵堂建造于此,人们习以称“茶庵”,属 丹阳郡 宛 陵县 ,隋朝,改宛陵为 宣城 ,始属 宣城 县;明、洪武年间,挑圩筑堤,百姓开始徙此安居,已成小 集镇,因其坐落青弋 江西 岸,故得名“西河”,万历年间遭兵毁。后经清,民国,建国后逐步发展。。。

西河为 江南 水乡古镇,相传有600多年悠久历史,房屋店铺建于圩建两侧,因逐年防汛加固堤埂,故屋基低于路面1.5米左右,街心青石路面,曲折蜿蜒约 1200米,街道南北走向,宽窄不匀,一般为2一3米,两旁店铺门面飞檐对峙,窗户比街心低得多;沿河一侧旧宅,墙高陡峭,基部麻石驳砌,拔地数丈,削壁 耸立,汛期任凭水冲浪击,外河沿岸青石护,人本可以通行,内侧房屋店铺多为数进串连,从街心踏青 石台 阶下,步入室内,可延伸十余米。此外,上街头外侧有章家巷、土地巷、下街头外侧有徐会兰巷、江东巷、中街内侧有芮家巷,均为老街横连,通往沈公圩内,也可通向沿河水运埠头,显得古朴衰老。

集镇建设有向圩内扩展之势,七十年代初, 新建 了一条长约50米,宽约5米的水泥面街道,人称“法制路”,拦腰横穿老街道,东到河沿,西至圩内,与老街交 叉处为“十字街”,上架设水泥旱桥连通老街,旱桥高于路面4米左右,人们可在旱桥下往来,也可由旱桥北侧的青 石台 阶下,步入老街。1983年又新铺设一条 长200米,宽9米的水泥路面街道,在圩堤内侧,与老街向乎平行,人称“民主路”,上到粮站下至芮家巷口,横越“法制路”,是目前最宽阔的一条街,农副产 品交易都聚集在此。每当东方露出鱼肚白,这条街就活跃起来,提篮、担筐、拉车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向此汇集。

展开全文

街镇坐落青弋江畔,江水源远流长,上溯 皖南 山区泾、旌、太( 泾县 、 旌德 、太平)数县,下汛 芜湖 汇入长江。据口碑材料,几经沧桑。早在明朝隆庆年间,水路交通成为方便,往来船只常序泊于此歇宿,已成为山区竹、木、柴、炭销售中散地,来自下游的粮商在此设点收购粮食,商业市场非常热 闹。据说,当时镇上有浴池三家,饭店四家,杂货店四十四家,不少店铺前店后坊,上近王家村下到八面佛都是住宅区,河沿一带都有房屋;万历年间,兵乱,房屋 店铺焚毁严重,成民流离,集镇经济萧条。

清朝中期,人民生活安定,行商者渐多,集镇复于繁荣。竹木手工制作业盛行,街头巷尾遍及竹木器店 铺,大户大家开设粮行,收购大家粮食运销沿江城市,河岸上还有竹、木商行,此时街道逐渐扩展向北延伸,镇上除山、杂、百货店外,还新开槽坊(酿酒)、糖 坊、药铺、烟店、客栈、饭馆等,经商者多为江北巢县、 无为 、 江南 泾、旌、太等县人,商业兴旺,已成为 宁国 府 宣城 县 西乡 要镇; 咸丰 年间,由于太平军与清兵在 此筑营鏖战,迂回四年之久,百姓蒙受其难,店铺多为倒闭,居民背井离乡,街镇再度衰败。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民国初年,集镇又趋于复兴,青弋江中经过往船筏增多,大批的竹木排筏由山区运来,停靠于此,船只往来也很频繁,常日达七八十条,此时集镇已成内河天然码 头。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集镇商业发达,据老年人介绍,各种店铺有一百多家,大的店铺作坊雇用学徒工匠二三十人。当时有名的糕饼店有王义降、元 泰和 , 加工的糕点花色繁多,尤其是方片糕制作精细,片薄匀整而香甜。中药店铺有六家,最大的有“陈恒生”、“ 太和 春”、“胡广生”,自制中药,诊病配方。布店五 家,最有名的“恒丰和”、“同裕源”,浴池有“沧浪园”、“大乐园”、“新 新园 ”,“新 新园 ”拥有座位六七十人,茶馆三家,有名的有“金谷春”、“柳翠 仙”还有杂货店三十多家,粮行六家,另外,小商贩遍及全街。由于 泾县 人来此经商者居多,故有“无泾不成镇”的说法;此间,纺纱、织布、找线、织袜、刺绣等 手工制作开始盛行,本镇人民王景玑还首创“西河私立培英小学”,据说兴盛时,人口将近六千。 近年来,得天独厚的黄沙资源已开发利用,千吨拖轮往返不息,满载黄沙运往祖国各地;1986年2月1日湾西公路正式通车, 促使集镇流动人口骤增,市场繁荣,销售额日达万元,已呈现历史上最兴盛时期。目前,西河的经济正向外向型发展,据统计,在外地从事建筑承包业的有七百多 人,黄沙运输开采业的有三百多人,每年光这两项收入上交的管理费就达八 万多元,占全镇管理费收入的70%。西河,不再是经济和文化的“西伯利亚”,它流 出去的是永不枯竭的黄沙资源,以及富有开拓精神的青年,得到的将是物质、精神文明的丰收。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分上街下街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石板路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这是恒生堂药店,我是无意中走到这了,问坐在门口的一个中老年人(大概五十岁左右)这里有两条主要的街,哪里有些老宅子,老房。他很客气的给我指了另外的一个方向,然后又跟我说这个房子就很老。说的就是恒生堂,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这房子确实很气派,旁边是蔓延向下的一条石板铺就的小巷子。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这是指示牌上的内容介绍

恒生堂药店

坐落芮家巷接街处,有新老恒生堂各一,现西河大药房(国药店)为新恒生堂原址。

老恒生堂,店面宽间,药柜整齐洁净,药料原生态,据说与 芜湖 张 恒春 药店连锁经营,珍贵药品均来自张 恒春 药店,普通中药自制而成。真才实料,类别齐全,价廉效佳。患皮肤毒者,去该店购拨毒膏贴患处两天,毒脓残液便拔出,五天后皮肤康复如常。民间传闻:“买药要到恒生堂,中药服下保健康, 膏药拔毒化脓,十天之内皮肤光”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这种天井有接雨的说法,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原来连接二楼的门楣上有雕刻,后都被铲除了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门楣的石雕也被铲除了。那位中老年人不停的给我介绍这里的历史,然后跟我说这些后来都被铲除了,问我你知道咋回事吧。。。我会意地一笑,知道知道。。。然后大家都笑了起来。过路的人看有老人帮我介绍也停下来听。直说老人介绍的真好。。。字迹模糊的还能看个大概,x恒生老店。后来我去看了别的地方又走过来,又和老人寒暄了几句,老人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籍再看,现在还在看书的人真的不多了,不知这位老人是不是恒生堂的后人。。。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这里有座桥,叫旱桥,介绍如下,旱桥

此桥系西河古镇十字街原址,为上下老街分界处。东通西河搬运箩班,穿过镇大门,直达大河口,搬运箩班原址为彬甫私学堂,为解放后最后一座解体私塾(约1952年春季解体)私学堂上宅有西河第二澡堂“大乐园”。西通西河老街菜市场。平日老十字街车水马龙,行人来往如梭。每当午季登场,秋粮上市,人声鼎沸,特别是农历腊月,打年货者拥挤不堪,有时水泄不通。从芮家巷到十字街最为繁华,被誉为西河的“ 南京 路”。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就是这个旱桥,上面东西向走人,下面南北向走人。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桥上面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我说的红色记忆就是这个,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西河纪念馆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这是大门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我继续往前走又看到了一处纪念馆,这个可能是过去的老纪念馆。纪念馆主要介绍了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西河的一些活动和参加抗战的一些战役。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绩墨堂

(曾经的“明传布店”、“军粮库”“老食品站”)在老钥匙弯上侧,有一承和大布店,又曰“明传布店”,两侧门面,上下两层,前后两进之间有一地下 通道 ,后门正对大河沿,与关门口毗连。各种花色布:毛哗叽、平等布、龙头洋布等应有尽有,店主待客仁和。老板李明传,擅长经营,除零售布匹外,还兼营粮商,秋粮上市,楼上设为临时仓库,购销两旺。解放初,承和大布店逐渐尾(原文如此)缩,直至倒闭。1958年后原址改设西河食品站,门面卖肉,后院屠宰生猪。1980年,食品站解体。后改设供人观赏的“绩墨堂”。2021年9月,“绩墨堂”进行了古宅维护及馆内文化提升;以旧时“明传布店”为依托,围绕“布艺汉颜”的主题进行文化艺术陈列示。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里面陈列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有些复印件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还有这个内容也有意思,也算是历史吧。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还有楼梯上楼,好奇心作怪还上去看了看。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楼上有个小窗口。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又是一家老宅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也有二楼,没心思上去了,这些地方都没有人,阴森森的。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宅子的木门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这些老宅子都挺有味道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土地巷

此巷正对西河土地庙,故名土地巷。巷道宽约8米,长约120米,大石条铺砌而成,计30余级,巷末直通著名的关门口遗址(类似于现在的海关,来往商人交税的地方)。巷头原有一糍粑店,店主外号为“老 安昌 ”,江北人。其油炸糍粑,一大二厚,味香可口,食客赞声不绝,每当拂晓,“哧拉哧拉”声声不息,油香四溢。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石板街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有意思的是我蹲下拍石板街,一只小白猫蹭了过来,喵喵叫着,撒娇似的在我的裤腿上蹭来蹭去。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我走了,小猫也失望的离开了。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芝云山房

位于土地巷巷首斜对面的汤家大布店系上街头唯一首店。店主汤炳南身强体壮,主持店务,无与伦比。该店有两副柜台,开阔面宽,转阁连体。所售布料种类齐全。直贡呢、龙头洋布、花哔叽、绸缎花布等最为出名,争相购买者众多。定媳妇,嫁姑娘者大多到此店购买各色精品上料,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该店后进设有布匹专库,常年购销渠道运行畅通。解放后,布店倒闭。后改设西河食品站,蛋禽购销门市部。现挂牌为“芝云山房”。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龙门 客栈

龙门 客栈原名东美饭店,位于土地巷上侧,其后门直通大河沿,靠近关门口。分上下两层,屏风上顶,板梯上下,楼上跑马转阁共有大小客房二十余个,可纳客三十余位,大多为皖、苏、浙、闽粮商宿客,后面有伙房餐厅,名师掌勺,宾至如归,膳食自便,佳肴可口,店主孙其武父子颇善经营,常年客满,生意红火。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龙门 客栈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还有些倒塌破损的宅子。可能要重修缮吧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怪门奇窗

这里本是一道门,缘何变成一扇窗--因古镇坐落于青弋江畔,每年 江南 梅雨季节来临时(农历5-7月),水位不断上涨,为防止江水冲破圩堤,雨季来临之前圩堤开始加固从明洪武年间,逐年累积,圩堤越加越高将原来的大门截断,形成一扇窗,这不仅是古镇一大特色,更是西河悠久历史的体现。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门变成窗了。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旁边有条小石板路顺势而下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这个应该是后建的房屋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老酱坊

面向上街头,紧依章家巷,系西河著名的大酱坊,自制酱油、酱板等,前进柜台出售各类豆制品(千张、干子、豆腐等)后进为豆制作坊,手工操作,所制豆制品色鲜味美,批发零售,生意 兴隆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酒楼就是“新金谷春”,以前系“供销社老酱坊”。它与处在下街头的“老金谷春”酒店不同。“老金谷春”当年有“西河 岳阳 楼”之称,如今只剩斑驳的老墙和木楼青瓦,酒楼不再的还有下街头与“老金谷春”旗鼓相当的“王复兴”,“陈家大酱坊”现在也成了私人住宅。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王家大宅

王家大宅又称王家大屋,顾名思义,原主人姓王,解放初期被没收为公房,位于西河古镇上街头尽头处,建于清朝中晚期,具体年代不详。民国时期王家大宅由王家后人王景矶掌管,原宅院主体前后共有五进,另有大量佣人、工人生活用房及后花园,现存房屋仅为原王家大宅的前厅及第一进,其余均已损毁。王景矶作为当地著名的乡绅,思想开明,提倡新式教育,反对妇女缠足等陋习;捐资创办了培英小学(西河中心小学),并亲任三年校长之职,自费代办西河邮政所服务当地百姓。1938年日军侵 占西 河,王景矶举家逃往 泾县 茂林避难,期间宅院被日军强占,日军在驻扎期间还在后院挖一水牢用作关押被捕新四军战士。因保存完好这里曾是《我的博士老公》、《关关睢鸠》等影视作品的取景地之一。为更好得保护王家大宅和拓展当地深厚的文化资源,2021年9月,对王家大宅内部空间进行了文化提升,此次文化提升更好、更完整得对外展示了西河古镇丰富的民俗生活文化。

这里提到了王家主人是著名的乡绅。。。解放初房屋被没收。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大院内部,前厅。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老床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大院第一进,后面还有四进没了。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楼上看看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这个应该是下雨聚水的,过去讲究大院天井接雨水,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里面有些新四军的用品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1937年王家大宅被日军占领后,日军在此挖了个水牢。水牢是一种牢房,它建筑在地底下,周围都是坚厚的石墙,分为两层,上层是个蓄水池,下层是牢房,一开机关就可以将牢房淹没,在水牢中,日军残害了一些爱国人士,对他们用了很多酷刑,如吊飞机、皮鞭抽、坐老虎凳、灌辣椒水、钢针刺指尖、烙铁烫。其中老虎凳和三角烙铁烫便是遗留在王家大宅的利具之一。

前面介绍日军在大院的后院建了水牢,这里是一进处,后院的水牢应该没有了,这里可能是仿建了一些类似的牢房。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老街上有很多公房在招商,还有这已经成了空架子的房子也在招商。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章家巷系上街头通往新 新园 、万年自然村、七家门面、(老后街居民点)一条重要巷道,全长约100米,石级台阶,巷首挂有“新 新园 ”三个红字的大灯笼,供晚间洗浴者前往泡澡,新 新园 名列西河三大澡堂之首,堂内等级分明,楼上雅座,楼下正座,边侧普座,价格各异,洗浴者接踵而至,夜间澡客尤为甚多。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江东巷处于下街头向东,通达大河重要走巷。巷道深阔,上中下宽分别约为4、5、6米,长度为30米,计有20多个石级,均用大石条拨砌而成。下轮商客常经此巷踏入老街。 此巷北侧依巷面街,有一名声遐迩(原文如此,应为声名遐迩)的剃头店。上下两层,整洁明亮,内有当地理发名师掌剪握具,动作轻盈,前往理发者络绎不绝。可谓“乱发垢面而进,洁首亮爽而出”。真是美好一切从“头”开始。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过去有家有名的理发店,现在旁边也有一家理发店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渡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青弋江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这里的景色很美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青弋江旁的一处高楼亭台,在上面远望青弋江很是风光。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附近的老街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有些岁月了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在老街下街问了路人,说是有一个八面佛。这是八面佛介绍,八面佛原为沈公险埂要段之名,坐落于古镇下街尾段,处于青弋江与”资福河“交汇要冲。解放前该地段年年溃破,故沈公圩被贬为“停不住的棺材”有首民谣:"上有青弋江,下有水 阳江 ,倒了八面佛, 三江 (含长江)并一江“。水退后,沈公,太丰, 宁都 ( 南陵 属地)民工共同堵口复堤,拓宽加固。百姓为乞保圩口安全,祁祷神灵保佑一方平安,使用坚硬岗石铸成一尊高约米八棱石塔。塔座迎雕八面神佛,自立佛后,年年加固圩堤,该险段从未缺口溃破。

文革期间”八面佛“曾被蹬推入塘中。文革结束,人们又将其打捞上岸,佛复原位,整旧镀金如新。并附建一八面亭,佛鼎其中,香火旺盛,供敬香神游。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又看到了下街的一些老房子,到这时古镇基本看的差不多了,当然还有一些边边角角没有走到,大部分内容都看了,准备进城里考虑还有其它什么地方可以看看玩玩。

后话,有些事情是无法预知无法想到的,这时快三点了,想着就算三个小时路程,六点也可以到 芜湖 了,没曾想当我导航到公交站,湾沚32路,湾沚33路站台,实际上只有湾沚33路一路车,更无奈的是导航里的时刻表和现实中的差别很大,现实中的湾沚33路一天只发五辆车,上午两班,下午三班分别是一点,三点,五点(原本的两路车现在改为一路,原有的正常发车时间只剩每天发五辆车,只能说明这里的人流量,这里的偏僻)三点钟等到五点钟,我心里有些发毛,焦急。又查了其它地图导航,还有一路旅游专线,问了一下路人,基本没人知道,我又查了一下其他有关内容说明,原来所谓旅游专线只是双休日,而且也不是现在的事。旁边门面的老乡热情地给我介绍,最后一班车是五点,老乡是很热情。我又查了还有到湾沚南站可以到 芜湖 。也是要从这里33路转,就是说不管怎么走从西河出去只有这一路车。

没办法,还有两个小时要等,我在旁边转看到了一个老年人社区的什么地方,里面有个人看到我在这里转,看我这样子也不像本地人,他走出来了,我也赶忙上去招呼一声,问除了等这班五点钟的车外还有其它什么办法。他倒是很热情,说是让我到老街,那里有个渡口,渡船过去那里的车多。我赶忙谢过。急急忙忙往老街赶,路上问了一个大爷渡口在哪里,很热情地我指路,路过老街又看见了那个上午给我做介绍的大叔,他也很热情的给我指路,结果我走到了一看就是让我陶醉的那个西河渡,渡船在哪里安安静静的停着,旁边有三三两两的人坐在那里休息,我问了一个小伙子,说就在这里等,几点开不知道。我又问对面有车到城里吧,我的意思是到 芜湖 ,他的理解可能不是这个意思,他说有还帮我查了查,我自己也查了查车子,但是我一直有些疑惑,因为查不明白。

我心里一直以为对面也像这个古镇一样,是个乡镇,有街,有房,有车,有人。。。旁边的人问了一下开船的人,船夫说四点钟开。我心里暗暗窃喜,四点也提前了一个小时,这时的时间才三点多一点。正好坐在船上抽个烟,吹吹江风好不惬意。四点钟渡船准时开了,不收钱,这船可能就是为当地百姓服务的福利,后来我才知道主要是给对岸的百姓和 湾沚区 城里的百姓服务的。船上总共也就五六个人还包括孩子,我也以为他们和我一样去赶车的,船很快,就两三分钟的样子,我为了赶车下了船就急急忙忙的赶路找公交车,后面的人也下船了,我感觉他们在我后面,但是我一下船心里就一凉,这里不像什么城镇啊,一条很窄的小路,周围全是荒草地,没有人,我想着再往前走走,然后就看到了下面这个西河渡的牌子,我还认真的看了看,又赶紧往前走了走,还是一片荒凉,啥都没有,全是野草地,还不是庄稼地,房子都没有,再往前望望好像有块牌子,走过去看写的是停车场,停车场不大,地面是灰渣面。看不到公交车也看不到公交车站,停车场边上角落里也有块牌子,我基本上是小跑过去,一看,哦,是个公交车站牌,湾沚31路,西河到湾沚。就是西河到湾沚城里的。后来我才知道这湾沚好像和 芜湖 还有很多区别,后面和人聊天,才发现他们一般说进城里,就是到湾沚,我说要进城,当时还不知道要去哪,他们就认为我是到湾沚,后来我说要去 芜湖 火车, 芜湖 古城,他们回答,哦,到 芜湖 啊,他们给我的感觉 芜湖 是 芜湖 ,湾沚是湾沚。而且和他们聊天他们更认可 宣城 ,老是说 宣城 怎么怎么样,到 宣城 怎么走怎么走。历史上好像湾沚就是 宣城 的,而且 芜湖 和湾沚用的电子公交卡也不同。

哎,扯远了,这时候我发现我失算了,不能在这里等了,湾沚31路最后一班车是四点钟,我过来时已经四点了,我想再看看还有没有其它车,这里就是荒野,问人没有人,连房子都没有,只有远处有一处低矮的农房,门口有两个老人,而且还是用铁丝网拦起来的。我想着走过去问问,不可能,太远也过不去。我走回小路,我身后的人无影无踪,像是突然蒸发了,我一下子有些慌了,渡船要开回去,四点多了还有没有渡船不知道,周围别说吃的喝的,就连住的都没有。我顺着小路往回走,试图看看有没有和我一起过来的人,突然听到了渡船发动起来的突突的声音,我x。。。赶快往河边狂奔,周边全是树丛草丛。也看不到渡船,跌跌撞撞跑出小路,跑出树丛,看到河了,看到渡船了,船已离开岸,向对岸开去。。。我还在奔跑着,下意识地向着渡船招手。这时候船上有人也向我挥手,往另一个方向挥手,我看出来了,意思让我往上船的旁边一块地方上船,船又缓缓地开回来了,我又上船了,上船后我还在机械地挥着手,脑子里一片空白,船老大也向我挥了挥手,船上也有人向我挥了挥手。我理解了他们的意思,我想在表示一下谢意,船很快又到岸了,这场景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常态,他们估计也看出来我是一个外地人,看我的穿戴。我是有些后怕,如果渡船是最后一班,公交都停了。如果我没赶上渡船,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我又回到镇上的湾沚33路公交站台,四点多了,我还担心五点的车靠不靠谱,一个开着电动小车的大叔过来了,知道我要去城里,然后给我出了很多主意,一会到这了,一会到哪了,讲明了就是说想用那电动小车送我一程,赚点辛苦钱。甚至不停的提到 宣城 ,关键他说的这些地方我也是云里雾里,然后就有了我上面说的那些话,等他明白了我的目的地,城里是 芜湖 后,他就不再说什么了。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西河渡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红杨树之“红”,同样彰显着革命先烈的风采。在这片古朴的土地上,英雄儿女们曾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1938年7月,新四军闽北支队一千多将士从(原文如此)在谭震林司令员的率领下从赣闽北开赴红杨树一带,拉开了与日寇浴血奋战的帷幕,他们先后与日伪军共战斗共17次,其中“激战红杨山”、“智取芳山”、“夜袭湾沚”、“保卫马家园”等几次较大的激烈战斗至今在红杨树百姓中传为佳话。于此同时,国民党145师、108师也在珩琅山、江龙山一线与敌展开了较长时间的对垒。解放战争时期,红杨树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再次成为东路和中路解放大军渡江后围歼南逃之敌的主战场之一,“芳山阻击战”的 成功 ,为围歼国民党战斗力强悍的20军杨干才部、为 芜湖 及 宣城 全境解放起了决定性作用。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经过这么一折腾,我再回去的路上还在想着什么,想着下一个目标到哪去。。。路上突然清醒,回家吧,目标下次再说吧,湾沚33大润发转501到汽车客运站步行到火车站,五点钟从西河出发,七点三十二到火车站,七点五十八的火车回宁。

古镇因为偏,因为交通不便,所以它还有些保留,很多老宅子里还住着原住民,还有些乡村气息,还有古风古韵,还没有更多的商业化,虽然已经有了很多的商业建筑。但以后就难说了。友情提醒,如果想去西河古镇最好是自驾或者算好时间,我过去时在大润发等车时就没有看到公交车的时刻表,只是笼统地指示33路湾沚—西河,但是没等多长时间车就来了,所以没在意,在西河时也没有公交时刻表,旁边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每天的发车时间,五趟。估计原来不止五趟,估计也是刚改了时间不长。因为这是私人老板的车,因为我回去时车上陆陆续续的总共也就五六个人。

西河古镇,历史痕迹,曾经风光,盛衰无常,民风淳朴,岁月沧桑

有关视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神马生活百科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