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注册 注册登录"/ 平台注册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admin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马克思说,“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接发新的生命力。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我们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摘编自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材料二:

近年来,国风音乐聚集了人数众多的爱好者,也吸引了研究者的关注。2022年某音乐研究机构《国风音乐内容生态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1年,播放量过亿的爆款国风音乐有51首,播放量破百万、千万的作品数量呈上升趋势。国风音乐正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风音乐最重要的文化资源,是孕育国风音乐的肥沃土壤。古典诗词中的意境与言辞章句中的古代人物,熟悉的传统曲调与音乐配器,都能在国风音乐中找到踪影。国风音乐的歌词与古典文学关系密切,古典诗词和传奇故事往往从人物形象、叙事背景和审美意境上塑造着国风音乐的风貌。如《惊鸿舞》的歌词化用曹植的名篇《洛神赋》,《凤凰于飞》的灵感则来自《诗经·大雅》,《悟空》《嫦娥愿》等作品都脱胎于人们耳熟能详的古典小说和民间传说。历史长河中多彩绚丽的宫廷音乐、意境深远的文人音乐、博大精深的民间音乐,以及经典民歌、曲艺、器乐等,也都赋予新生代国风音乐创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如《新贵妃醉酒》化用京剧音乐,给人以熟悉的陌生感;《湖光水色调》采用民族五声调式和线性旋律的创作手法,还融入江南小调的旋律语汇,使整首作品具有浓郁的江南风韵。在编曲配器等创作手法上,国风音乐广泛运用民族乐器的多彩音色形态。如《秋风词》融合古琴、筚篥、碰铃、木鱼、堂鼓等乐器,营造秋风之境;《君是山》使用二胡、古筝等乐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展开全文

国风音乐带着当代人的审美旨趣深入传统文化宝库,同时在旋律、编曲、配器等层面,积极借鉴、融入中外的现代音乐作曲技法。比如在和声结构、旋律律动与音色组合上,国风音乐往往融合了节奏布鲁斯摇滚、说唱等流行曲风,体现出当代时尚审美趣味,节奏明快,旋律清新。一些专业的音乐机构也正积极探索国风音乐的表现空间,比如有的将戏曲原声和电子作曲相融合;有的在埙、箫等民族器乐基础上,加入更多后期制作,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更加富有律动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旨趣。

如今.国风音乐通过加强和影视动漫等艺术的联动,积极运用数字科技创新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不断增强自身传播力。近年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影视剧、动漫与国风歌曲、配乐联动,孕育出《知否知否》《前世今生》等爆款国风歌曲。国风音乐的蓬勃发展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通过数字音乐、短视频、长视频、直播等多种数字时代独有的制作与传播方式,国风音乐在不断走向更多观众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创造力和影响力。

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国风音乐现象的可喜之处,在于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另辟蹊径,又从中汲取创新灵感,丰富了当代文艺舞台。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风音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品深层次文化内涵的表达和审美意境的塑造尚有提升的空间。

(摘编自赵志安《国风音乐:探传统宝库,创时代新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风音乐的歌词很多来源于古典文学,旋律很多来源于中国传统音乐,编曲配器广泛运用民族乐器,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

B.国风音乐带着当代人的审美旨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因此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更加富有律动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旨趣。

C.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国风音乐的蓬勃发展,通过多种数字时代独有的制作与传播方式,国风音乐被更多的观众所了解。

D.国风音乐丰富了当代的文艺舞台,但作品深层次文化内涵的表达和审美意境的塑造还有待提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文化创新的宝藏,我们不能割断历史,应加以总结和继承,以指导我们当前的工作。

B,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说明,思想、文化要发展进步,应不断传播、交流、互动,而不应存在隔阂、冲突、文明优越。

C. 近年来,国风音乐备受喜爱和关注,国风乐曲的超高播放量可为明证,可见国风音乐已完成了大众化的成功转型。

D.材料二在论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风音乐提供创作资源时,列举了《惊鸿舞》等大量当代流行的国风作品实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配乐将民族元素与管弦乐队相结合,融入了好莱坞的音乐风格,赋予了该影片动画“大片”的色彩。

B.民族管弦乐合奏曲《闯将令》作为《大圣归来》中悟空第一次亮相时的配乐,一下子就将观众拉回到1978年经典动画《大闹天宫》的情境中,怀旧感十足。

C.《白蛇:缘起》中外合作。整体制作偏外国风情,情节紧凑转合,画面帧帧质感,风景栩栩如生,打斗的场面细腻,水平颇高。

D.“巾帼英雄”组歌以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以流行音乐为载体,讲述了民间传诵不衰的巾帼故事,再现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成为新国风音乐的代表。

4.请结合文本与下面的图表进行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A.2019-2021年度国风歌曲播放量有所增长,表明“国风歌曲”成为音乐新宠,几乎是全民爱“国风”。

B.两年间排名前100的国风歌曲播放量增长了13.59%,可见绝大多数听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趋向是基本一致的。

C.两年间播放量破亿的歌曲数量成倍增长,播放破百万、千万的作品数量呈上升趋势,可见国风音乐的创作力和影响力都在提升。

D.2019-2021年国风歌曲播放量数据的落差表明,国风歌曲的质量参差不齐,优秀作品不多,尚有可提升空间。

5.国风音乐是怎样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沉香

祁云枝

在海南海口,一棵白木香树,用身上的伤痕,讲述了它的故事,沉香的故事,还有大诗人苏东坡的故事。

站在人的角度看,粗皮大叶的白木香树其貌不扬,树体无形,叶子、花朵和果实,无姿,亦无彩,疏松脆弱的材质,甚至难以制作家具。

白木香树掀动唰唰作响的树叶,说:树亦不可貌相。

是的,它以沉香扬名四海。千夏年来,自本香树一真身体力行——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香。

海南是海洋性气候,像娃娃脸,说变就变。一场风暴后,岛屿上的一些树木,像战场上受伤的士兵,缺胳膊少腿。受伤后的白木香树,第一时间做的,是积极疗伤。它会在伤口周围分泌出一种油脂,将创伤封闭,阻止伤口进一步恶化。

这和我们人类遭受创伤后,会在伤口附近分泌大量血小板用来止血是一样的道理。白木香树没想到的是,此时,一种名为黄绿墨耳真菌的微生物,会趁机侵入伤口,落井下石,让伤口雪上加霜。

接下来,就是白木香树在痛苦、挣扎和反抗中,艰难而漫长的疗伤过程。它要凝聚全部的心思和能量,去阻击伤口里黄绿墨耳真菌的左冲右突。裸露的伤口,还要承受烈日曝晒和暴风雨的洗礼。运气差的,旧伤未去,又添新伤。

自此,白木香树的肌体里,会上演长达终生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树的血泪混合入侵者的遗体,连同入侵者在此生活的遗迹,一点点沉积在体内长长的导管里。

日历,就这样在大树与微生物、与坏天气的搏斗中,一页页翻过。白木香树忍着伤痛又顽强地生存了多年,或许十年,也可能百年、千年。

大约从第十年开始,树体的创伤部位——融入油脂、黄绿墨耳真菌及其新陈代谢物的木质——渐渐趋于坚硬,团聚成密实、不规则的固态,颜色也逐渐变深。风过时,暗香浮动。年代越久远,树沉淀的血泪就越多,密度越大,香味亦越浓。

当白木香树终于老去,轰然倒在泥土的怀抱里,整个躯干开始腐朽。神奇的是,当初的伤痕,那个令树长年累月疼痛的部位,永远都不会腐烂,更不会变质,犹如树结出了玉石。胜玉一筹的,是它拥有奇香。

那是怎样的一种香啊!凑鼻一嗅,有田野泥土的气息、山川河流的芬芳、风雨雷电的足迹,有花香,还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千转百回,直抵灵魂。

物以稀为贵、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它“一片万钱”。如今,即便是用最先进的高科技手段,也无法合成这种香气。

它叫沉香,“沉”得惊世,“香”得骇俗。

从它伤痕累累的树体上,很容易读出它艰辛与顽强拼搏的一生。历练了,承受住了,也就有了旷世的香。长达一生的自卫反击战,没几个人有毅力做到,让人不禁要对着顽强的白木香树,深深地弯下腰去……

苏公祠内,呼吸着这片山水释放的植物香气,看到苏轼那双坚毅的眼睛,那一刻,你会感觉,苏轼与沉香隐秘地缠绕在一起,难分彼此。

苏轼,就是历经岁月磨砺的沉香。

尘世的霜雪,接连向他兜头浇来: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为官四十年,三十年都在被贬之地。命运让苏轼一生颠沛流离,遍体鳞伤,他却用豁达、乐天慷慨与勤劳,让伤痛愈合结痂,把悲苦艰辛的日子,过得妙趣横生。

四十五岁,一场“乌台诗案”,让苏轼被贬黄州。短暂的凄苦茫然后,他开始在一片荆棘瓦砾,中筑水坝,建鱼池,移菜苗;在田间地头和一帮泥腿子把酒言欢,兴起,头上顶个西瓜,边走边唱;农闲,潜心厨艺,细火慢炖煨出了“东坡肉”,香飘四邻……这些细小而具体的快乐,抚平了伤痛,他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

一日去沙湖,途中遇骤雨,没有雨具,同行之人皆怨戾,唯他淡然。雨过天晴,他的身影沐浴在斜射而来的夕阳里,风声穿林打叶而来,他随口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后七字,该是苏公的人生哲学,也是沉香的哲学,是生命承受苦难后旷达超脱的回应。

浮世若水,俗木随波逐流,苏轼是沉香木,饱受沧桑后沉静入水,独自疗伤,最终,把水变成了芬芳的江湖。

黄州五年,他被自己治愈,从苏轼变成了苏东坡。起初的愤懑,慢慢转化为人性里的宽容、温—暖,还有爱与慈悲。

五十七岁,苏东坡再次被贬出了京城,这次,是更偏远的惠州。他在这烟瘴之地合药救人,筑造丛冢,修建桥梁,改进广州城的修水计划……生活的真味,被他沉香般淬取出来,释放出无与伦比的生命之香。他还发现了烤羊脊骨的吃法,说吃起来有股蟹味。

六十二岁高龄,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儋州。其时,海南岛地广人稀,荒蛮瘴疠,他“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

是芬芳草木和田间劳作。疗愈了苏东坡,让他成为一棵大树,为周围人遮风挡雨。他用槟榔建屋,用椰子壳做帽,用黄花梨做杖,用木棉树皮做衣,用山芋和碎米做玉糁羹,还自酿了天门冬酒……他的笔下,满是带着体温的草木:玉蕊花、荔枝、黄树、瑞香、菊、兰、桄榔、粟米、蔓菁、芦菔、苦荞、芡实、黎檬子、刺桐……他学当地方言,也教黎人中原文化,带领他们弃旧习,务农桑,教他们如何挖井,如何治疗疟疾,甚至,还教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大树苏东坡,日日聚集并释放出大地之香,香得气韵悠长。

辗转半本中国的蓑笠翁,把世人眼里的苦难,浩成了诗与远方,结香般完成了从失意至诗意的跃井。

海明威说,生活总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都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白木香树和苏东坡,早就明了这个道理。

在沉香资源稀缺的今天,重温苏东坡,更显其人格魅力——身如浮木,心有沉香。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木香树其貌不扬,甚至材质也不堪用,但它却告诫人们“树亦不可貌相”,可见其傲骨和倔强。

B.白木香树既反抗世界给予的痛苦,又用沉香回报世界,这反映出它接受命运忍辱负重的无奈。

C.作者盛赞沉香的奇香,并借《本草纲目》中的话和现今高科技无法合成来强调沉香的珍贵难得。

D.苏轼一生颠沛流离,这让他受尽了悲苦艰辛,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浓厚兴味与热爱,旷达超脱。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白木香树讲故事开头,赋予了树木人格化的色彩,使树和人在一开始就呈现出交叠状态。

B.作者善用比拟的修辞,如文中画波浪线的三个句子,既展现了形象,也饱含作者的抒情意味。

C.文章写苏东坡在海南时用了堆叠同类句式或词语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苏东坡把苦难结成“香”的生活。

D.文章最后一段以“身如浮木,心有沉香”作结,意在强调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8.请从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文本是怎样用“沉香”来统摄全文的。(5分)

9.这篇散文中没有“我”,但又处处有“我”,请结合文本对这一点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贞观初,太宋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毒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谏议大夫魏征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昔楚聘詹何,同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陛下所明,实同古义。”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昔唐、虞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靖言庸回,不能惑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竟不得知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敌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善其言。

(节选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

故古之人主为之不然:其取人有道,其用人有法。取人之道,参之以礼;用人之法,禁之以等。行义动静,度之以礼;知虑取舍、稽之以成;日月积久,校之以功,故卑不得以临尊,轻不得以县重,是以万举而不过也。故校之以礼,而观其能安敬也;与之举措迁移,而观其能应变也;与之安燕,而观其能无流慆也;接之以声色、权利、忿怒、患险,而观其能无离守也。彼诚有之者,与诚无之者,若白黑然,可诎邪哉?故伯乐不可欺以马,而君子不可欺以人,此明王之道也。

(节选自《荀子·君道》)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徐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且复出A一非理之言B万姓为之C解体D怨毒E既作F离叛G亦兴。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辟,文中指开,与《项脊轩志》中“前辟四窗,垣墙周庭”的“辟”意思相同。

B.阙,文中指帝王所居之处,与成语“拾遗补阙”中“阙”的意思不同。

C.形,文中指赞许,与《苏武传》中“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的“善”意思不同。

D.过,文中指犯错误,与《种树郭橐驼传》中“若不过焉则不及”的“过”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太宗善于通过反思来警诫自己,他认为能够伤到自身的不是身外的东西,都是因为“嗜欲”而造成了灾祸。

B.詹何在回答楚王关于治国之要的提问时,指出古代圣明的君主治国从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开始,进而拓展至外物,自身治理好了,国家就不会发生动乱。

C.魏征列举秦二世偏信赵高、梁武帝偏信朱异、隋炀帝偏信虞世基的例子,意在阐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

D.荀子认为,古代君王选才用人是有法则的,且需要经过多方面长期的检验,才能选出真正有才德的人。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2)彼诚有之者,与诚无之者,若白黑然,可诎邪哉?

14.荀子认为人主可以用哪些方式考核人才的德智和能力?(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夜别韦司士①

高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②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注】①此首送友诗作于淇上,韦司士要从甘肃武威前往河南洛阳赴任。司士,地方官的属员。②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北,旧为河水分流处。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送别场景,夜钟声、雁鸣诉说着别离的哀怨,残月渲染凄清之境,这一联表明了全诗凄凉的情感。

B.颔联诗人感慨鸟儿尚且可凭借啼鸣求侣,而自己却要在这美好的春天与朋友分别,表达了作者的哀伤。

C.颈联写作者和韦司士别后的情景,想象了韦司士赴任途中所见到的场景,表达对友人的牵挂。

D.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将叙事、抒情、描写相融合,景象开阔,情感真挚,一气贯注。

16.请赏析这首诗尾联的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黄庭坚《登快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道出了诗人希望弃官归隐,追求自在生活的心声。

(2)李白《蜀道难》中描写行人在山高路险的蜀道上行走艰难、内心惶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水”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或比喻时光的流逝,或表达不尽的愁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普陀山在历史上 A 。春秋时,岛上已有人繁衍生息。唐朝廷在舟山群岛设立翁山县。明朝廷曾颁布“海禁”,以致人去岛空,普陀山一度成为弃地。之后,普陀山刚复兴,再度被觊觎已久的外敌侵占,众多器物遭洗劫。1939年,普陀山又遭日军入侵……这一切,普陀山收于心底。

普陀山不仅是自然奇山,更是文化名山,全山堪称一座文化艺术博物馆。当地居民对岛上的人文遗存B ;有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神貌动人的石刻观音画像;有元朝五层十八米高、精雕细刻的多宝塔;有明朝九龙殿内的九龙藻井,九条盘龙 C ,堪称雕家一绝……

气喘吁吁地登上峰顶,极目远眺。云从海上升起,如波如潮,恍若仙女踏浪而来,在海的舞台上翩翩起舞,亦真亦幻。待一阵阵海风刮过,海天瞬间湛蓝如洗,渔帆浪涛映入眼帘,让人心胸变得辽阔。千步沙、朝阳阁、百步沙、紫竹林如涟漪般次第展开,可谓:门前海阔千层浪,屋后山高万叠峰。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A.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各项中的“收”与文中画线句中的“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这下好了吧,看他怎么收场。

B.从飞机上鸟瞰,整个长江大桥尽收眼底。

C.今年雨水充足,早稻收得多。

D.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收不住了。

20.请结合文本,赏析文中加点词“如波如潮”“亦真亦幻”的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当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

但是贵州比较特殊,它的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米以上,没有暖气层,冷空气侵入后在此地起主导作用,①。

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作“雨凇”。如遇毛毛雨时,则出现粒凇,②;如遇降雨较强时,往往形成明冰凇,明冰凇表面光滑结构密实。与普通雨雪天气相比。③;冻雨冻结在电线上,在自身重力和风力等共同作用下,容易导致电线绷断;冻雨造成的道路结冰,会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冻雨造成的农田结冰,会冻伤农作物。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请结合第一段材料内容,给“冻雨”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5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Ⅱ中,生命承受苦难后方能获得旷达超脱,这是沉香的哲学和苏轼的人生哲学。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苦”日子,也会在“苦”中沉淀出自己的“香”,收获一步步的成长。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以偏概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更加富有律动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旨趣”的原因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融入中外的现代音乐技法和对国风音乐表现空间的积极探索。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

2.C 解析:“可见国风音乐已完成了大众化的成功转型”错误,原文为“国风音乐正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选项推断不当。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依据材料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3.C 解析:选项强调的是电影制作的“情节”和“画面”等,不符合材料二观点。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4.C 解析:A项,“表明‘国风歌曲’成为音乐新宠,几乎是全民爱‘国风”判断错误,于图无据;材料二中说“国风音乐正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B项,“可见绝大多数听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趋向是基本一致的”错误,于文于图无据。D项,“质量参差不齐,优秀作品不多,尚有可提升空间”于文于图无据。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材料与图片内容的能力。

5.答案:①深入传统文化宝库,汲取创新营养。②借鉴现代音乐作曲技法,融合中外多种音乐风格,体现出当代时尚审美趣味。③通过加强和影视动漫等艺术的联动,积极运用数字科技创新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增强自身传播力,提升创造力和影响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观点的把握和对材料概括分析的能力。

材料分析 现代文阅读Ⅱ节选自散文《沉香》,文本由一棵海南的白木香树写起,由浅入深、由实入虛、由物及人地描写了树木结香、人格磨砺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选取此文,旨在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现象、磨砺自我品格;借助命题,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散文文本、掌握鉴赏散文内容和艺术技巧的能力。

6.C 解析:A项,“但它却告诫人们“树亦不可貌相’,可见其傲骨和倔强”理解和分析有误,由原文第三段“白木香树掀动唰唰作响的树叶”中读不出这是对人们的告诫,也读不出白木香树的傲骨和倔强。B项,“这反映出它接受命运忍辱负重的无奈”理解有误,由文中“艰辛与顽强拼搏”等表述来看,白木香树并非“接受命运忍辱负重的无奈”。D项,“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浓厚兴味与热爱”理解有误,由文中“短暂的凄苦茫然后”“起初的愤懑”等内容来看,他也曾有过迷茫愤懑。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内容理解分析的能力。

7.B 解析:B项中提到的文中画波浪线的三个句子不全是比拟,“他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是比喻。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8.答案:①“沉香”,是文本的核心意象,既指自然界白木香树结出的香,也指苏轼身上凝结的品格之香。②全文围绕“沉香”选材,由实入虚,先写白木香树结沉香,再写如沉香般的苏轼,结构清晰,内容丰富。③文章借助“沉香”来表达对生活现象的思考和领悟,凸显主题。(答对一点得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若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散文谋篇布局技巧的赏析能力。

9.答案:从文字上看文中虽没有“我”,但所写都是“我”之所见、所感。①文章从开头海南海口的一棵白木香树写起,对白木香树的外形、生长状况、香气等的描写,以及后文对苏公祠、苏轼的人生境遇的描写都是以“我”的视角完成的。②文中表达的对白木香树结出的沉香和对沉香一样的苏轼品格的真诚赞美都是“我”生发的体悟和情感。③作者将“我”在文中隐藏,有利于更客观全面地表达认知,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叙述方式的理解、鉴赏能力。

材料分析 文言文阅读材料节选自《贞观政要》和《荀子·君道》,均为论说明君、劝诫君王之道的材料,与《谏太宗十思疏》主旨相同,与教材衔接紧密,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同时借助命题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10.BDF 解析:根据句子主干成分分析,B项后主语已变,B处应断开。“万姓为之解体”是完整的句子,D处应断开。F项前后句的句式结构一致,词性、意思相近,且是两个谓语动词,F处应断开。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并断句的能力。

11.D 解析:D项,“若不过焉则不及”中的“过”是过多、超过的意思,与原文中的“过”意思不同。B项,“拾遗,补阙”的“阙”是“缺失”的意思。C项,“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的“善”是“好”的意思。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文言文词语在具体语境中意义把握的能力。

12.B 解析:“古代圣明的君主治国从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开始,进而拓展至外物”是魏征提出的,不是詹何说的。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理解文意的能力。

13.答案:(1)因此君主只有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采纳臣下的建议,才能使显贵的大臣不能蒙蔽君主,下面的情况就一定能够向上通达。(关键词:“是故”“壅蔽”“上”各1分,句意1分)

(2)那些的确有德才的人,与的确没德才的人,就像白与黑一样分明,还能进行歪曲吗?(关键词:“诚”“白黑然”“诎”各1分,句意1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14.答案:①用礼制来衡量他们的品行举止。②用最后的成果和功绩来考察他们的工作成效。③用安逸的环境来检验他们是否追求享乐。④用声色权势等检验他们是否坚守节操。(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文本内容及归纳要点的能力。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作为一个君主的法则,首先必须是让百姓存活。如果以损害百姓的利益来奉养自身,那就好比是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填饱肚子,虽然肚子是填饱了,人也就死了。假如想安定天下,必须要端正自身,绝对没有端正了身子而影子弯曲了,治理好了上面而下边却发生动乱的事情。我时常在想,能够伤到自身的并不是身外的东西,而是由于自己追求贪欲才造成的灾祸。假如总是喜欢贪恋美味,沉溺于声色,欲望越多,害处就会越大,既耽误政事又扰害百姓。假如再说出一些不合乎情理的话来:就会使人心变得更加涣散,怨言四起,众叛亲离。每当我想到这些,就不敢贪图取乐放纵安逸。”谏议大夫魏征说:“古代贤明的君主,都是先就近从自身入手,所以能远而推及一切事物。以前楚王在过去聘用詹何,问他把国家治理好的要领,詹何对答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于是楚王再问他该怎么治理国家,詹何说:‘从未听说将自身治理好而国家会发生动乱的。’陛下所知道的,实在符合古人的道理。”

贞观二年,太宗皇帝问魏征:“贤明的君主、昏暗的君主分别是什么?”魏征回答道:“贤明的君主,能够兼听各方面的意见;偏听偏信就会昏暗。《诗经》中说:“古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即使是砍柴割草的人也应该向他们征求意见。”过去唐尧、虞舜治理天下,广开四方门路招才纳贤,广开视听,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因此贤明的君主能够知晓所有的事情,所以像共工、鲧这样的人不能蒙蔽他们的花言巧语也不能够将他迷惑。秦二世却深居宫中,隔绝贤能的臣子,疏远百姓,只偏信赵高,直到天下大乱、百姓叛离,他还不知道。梁武帝偏信朱异,直到侯景兴兵作乱带兵攻打都城,他竟然不知道。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到反隋各路兵马攻掠城邑时,他还不知道。因此君主只有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采纳臣下的建议,才能使显贵的大臣不能蒙蔽君主,下面的情况就一定能向上通达。魏征这番话太宗很是赞赏。

材料二:

古代的君主做事就不是这样。他挑选人有一定的原则,他任用人有一定的法度。挑选人的原则,是用礼制去检验他们;任用人的法度,是用等级去限制他们。对他们的品行举止,用礼制来衡量;对他们的智慧以及判断取舍的能力,用最后的成果来考察;对他们日积月累的长期工作,用取得的功绩来考核。所以,地位卑下的人不能监督地位尊贵的人,权势轻微的人不能评判掌有大权的人,因此一切举措都不会犯错误。所以用礼制来检验他,看他是否能安泰恭敬;给他上下调动来回迁移,看他是否能应付各种变化;让他安逸舒适,看他是否能不放荡地享乐;让他接触音乐美色、权势财利、怨恨愤怒、祸患艰险,看他是否能不背离节操。那些的确有德才的人,与的确没德才的人,就像白与黑一样分明,还能进行歪曲吗?所以不能用马来欺骗伯乐,而不能用人来欺骗君子。这些就是英明帝王选用人才的原则。

材料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所选内容为一首送别诗,与高适边塞诗的气概有相似之处,与《别董大》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同中有异;借助命题考查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能力。

15.A 解析:“这一联表明了全诗凄凉的情感”错,尾联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安慰与鼓励,格调高昂;“凄凉”语意过重。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

16.答案:①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朋友的宽慰和赞美。作者劝慰朋友不必为离别伤感,推想朋友所到之处都会遇到知己的迎接和款待。②尾联照应了题目的“别”,与前两联写离别之伤形成抑扬,前后呼应而富于变化。③以乐观的情绪结尾,显现出作者开阔大度的襟怀,提升了诗歌主题情感的格调。(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情感、艺术特色的能力。

17.答案:(1)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2)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3)示例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示例2: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每空1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识记能力。

材料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Ⅰ的语料选自徐荣木《普陀山的海天境界》,作者叙历史,描人文、自然之景,视野宏观,大气磅礴。阅读此文,可引导学生观自然景,增人文情;同时借助命题,考查学生成语应用、词语的语境义辨析和分析表达效果的能力。

18.答案:A.饱经沧桑B.如数家珍C.栩栩如生(每空1分。其他答案若符合语境,亦可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19.B 解析:“收”意思为“把外面的东西拿到里边来”,在文中画横线处指“记在心里”。B项,在句中意思为“看在眼里”,二者均用“收”的该义项。A项,结束、停止。C项,收获。D项,控制。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在语境中辨析词语意义的能力。

20.答案:①如波如潮,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云从海上升起时涌动翻滚的状态。②亦真亦幻,两个“亦”字强调了不确定性,“真”和“幻”从相对的角度凸显了迷茫朦胧的意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在语境中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材料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Ⅱ的语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说明了冻雨的形成及其危害。选此材料意在培养学生感受科普文章的严谨性,培养科学精神;同时借助命题考查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用必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答案:①可以直接形成冻雨②粒凇表面粗糙结构疏松③冻雨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每处2分。意思 对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语意完整连贯、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22.答案:冻雨是指雨滴从空中下落时由于近地面气温很低而在物体及道路表面冻结成薄冰的天气现象。(共4分,采用“冻雨是……的”单句句式得2分,内容完整、表述正确得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下定义的概念及压缩信息的能力。

23.[写作指导]

该作文题是对现代文阅读Ⅱ中的主题内容做了凝练和概括,抓住沉香哲学和苏轼的人生哲学的重点,将“生命承受苦难后方能获得旷达超脱”作为焦点,引出下面对青少年的引导,启发学生从阅读中汲取生活智慧,关联自我成长,获得应对生活之“苦”的力量。立意时,应注意前面概括句的核心语意,明了命题的指向是肯定生命中的“苦”对人的积极作用,看到恰当应对“苦”是养成品格、成就人生的促进条件之一;同时,也应适当论述面对生活之“苦”应有的态度,要有像白木香树一样始终凝聚全部的心思和力量顽强坚韧地抗争拼搏,像苏轼一样和艰辛悲苦斗争,用豁达、乐天、慷慨与勤劳笑对,这样才能酝酿出惊世骇俗的沉香,才能成就气韵悠长、百世流芳的伟大人格。当然,若能结合自我身份,真实表达自己从“苦”中不断进步获得“香”的体悟,文章会更真诚可贵。

[参考立意]

①人生难得无艰辛,挺过风雨凝成香。

②以生活之刃磨砺自我,让人格雕琢成精金美玉。

③不经历“苦”,日后怎得“香”。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神马生活百科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