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注册 注册登录"/ 平台注册

把“健康关口”前移到居民身边——辽宁沈阳构建医防融合型社区见闻

admin

家庭医生与老百姓可以有多近?为深入践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两邻”理念,从去年7月起,辽宁省沈阳市全面推进“健康沈阳”进社区活动,统筹区域卫生健康资源,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健康小屋”,强化老幼服务、慢性病管理、中医治未病及健康教育,将“健康关口”前移到居民身边,构建医防融合型社区健康服务新模式。

把“健康关口”前移到居民身边——辽宁沈阳构建医防融合型社区见闻

延伸服务触角

“这几个月来,我的餐后血糖从18毫摩尔/升降到了10毫摩尔/升以下。”家住沈北新区新城子街道金星社区,有20多年糖尿病史的陈大爷在家庭医生团队的帮助下,控制住了血糖。

去年7月,新城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沈北新区中医院)分别在金星社区、云峰社区等4个社区开设“健康小屋”。医护人员每周固定时间到社区为居民提供基础性免费健康服务,包括家庭医生签约、大病筛查、健康宣教、慢病管理、疫苗接种、健康义诊、针对65岁以上居民的健康体检等。

“健康小屋”开诊后吸引了不少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陈大爷就是其中一位。“大爷,您的餐前血糖已经超过14毫摩尔/升了,建议您住院治疗。”“我都住院好多次了,感觉没啥用,现在我就在家吃药。”新城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中心护士长吴培萌回忆,为陈大爷检测完餐前、餐后血糖后,她注意到老人的血糖控制得并不理想。油饼、油炸糕、甜豆浆、咸菜……陈大爷当天的早餐,踩到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雷区”。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忌口,得把油饼之类的糖油混合食物戒掉……”详细聊了一个多小时,从吃什么到怎么吃、如何运动,吴培萌把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介绍得清清楚楚,并根据老人的饮食习惯为其制定了一份健康计划。陈大爷按计划执行2个月后,控糖效果明显。

“在‘健康小屋’,有什么问题能直接问,医护人员讲得清清楚楚。”陈大爷说,如今,每周到“健康小屋”测血糖成了他的习惯。

家住皇姑区华山街道青云社区的王阿姨,也是“健康小屋”的粉丝。“我长期吃降压药,有空就来测测血压。血压高了就直接找医生聊一聊,让医生指导一下怎么治疗,特别方便!”王阿姨笑呵呵地说。

青云社区“健康小屋”由亚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沈阳市皇姑区中医院)设立。小屋内配备多种体检设备,如智能互联身高体重测量仪、一键操作式电子血压测量仪等。居民可以来此自助测量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血压,扫码获取体检报告、健康饮食建议等。智能互联身高体重测量仪具有语音播报功能,方便老年人使用。

展开全文

沈阳市各区以“健康小屋”为阵地,以社区健康服务活动为载体,以社区网格为范围,将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梁宏军介绍,2023年,沈阳市共建成“健康小屋”247个,家庭医生深入社区开展义诊、健康教育、健康体检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和用药指导97.57万人次,开展随访179.8万人次;全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超过80%,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1.91%。

释放中医药魅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院,多能一体的医疗资源配置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八段锦、六字诀呼吸操、中医食养……沈阳市多家具备中医“基因”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面向社区居民推广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药健康管理的特色优势。

沈北新区地处沈阳市区北郊,常住居民中老年人居多,其中留守老年人占比较高。去年,新城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在两个社区发放了50份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结果显示,社区中有抑郁倾向的老人不少,存在睡眠障碍的老人也不少。如何利用中医手段,帮助老年人重获身心健康?新城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想到了中医养生操。

“八段锦是我国传统的保健功法,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消除胸闷,使人心情放松。”吴培萌介绍,去年新城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在所辖社区开展了6场八段锦教学活动,受到了居民们的欢迎。今年,中医养生文化在社区持续推广。

“深呼吸,吐字发声呼气,嘘……”一大早,新城子街道北尚丽都社区的小广场上非常热闹。吴培萌带领20多名老年粉丝,练习新的中医养生操——六字诀呼吸操。“八段锦练一次大概需要12分钟,刚开始时很多老年粉丝因为心肺功能不好,做到一半就跟不上了。但练了一个月之后,每个人都能打得非常好,所以我们的练习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吴培萌说,等到老人们熟练掌握六字诀呼吸操后,准备引入太极拳,每周带着大家轮番练。

为了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专家课”“名医诊”,皇姑区三台子街道新乐社区“健康小屋”的讲座、义诊活动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小屋内特别为社区老年人设立了床位和吸氧设施,放置便民医药箱,由亚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安排专家坐诊,提供耳穴压豆、针灸、贴敷、拔罐、推拿等一系列中医特色诊疗服务。

“作为皇姑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我们中心定期组织‘皇姑好家医’团队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中医号脉问诊以及中医养生等健康知识科普服务。”亚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冯春玲介绍,今年以来,该中心以全方位提高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重点,以分病种、分人群、分时段为路径,深入推进“健康沈阳”进社区行动。仅一季度,便开展公益义诊、健康讲座等进社区活动15次,发放健康宣传材料520余册,服务群众460余人次。

托起“朝夕美好”

位于三台子街道的牡丹社区共有60余栋住宅楼,这些住宅楼均建于20世纪80年代,社区内老年人比例超过40%。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近年来,牡丹社区推出的助老服务花样层出不穷。

牡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不少老人在一楼大厅排起了长队。“我颈椎不太舒服,正好今天二四二医院的医生来义诊,我过来看看。”王阿姨在社区养老餐厅吃过早饭后,顺道参加了义诊活动。

牡丹社区党委副书记姜琳琳介绍,社区党委与辖区沈阳医学院附属二四二医院密切合作,为2887名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并选派6名家庭医生定期到社区义务问诊。

牡丹社区还与二四二医院成立的三台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子,依托三级医院技术力量,以贫困、失能、失智和高龄独居老年人为重点对象,广泛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并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健康评估、健康指导、疾病预防、就诊指导。目前,牡丹社区的重点人群签约率基本达到100%,65岁以上老年人自愿体检率达到70%。

如今,“老年友好”理念在牡丹社区随处可见。姜琳琳介绍,社区独居、空巢老人居多,为此,社区整合公共区域,引入嵌入式高品质社会化养老机构,建起占地600平方米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设置老年活动室、助浴室、日间照料室等功能房间,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社区还搭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接入应急救援服务端口,为独居老人配备智能手环,日常监测老年人的心率、血压等。

呵护儿童健康的服务,也在沈阳市各社区广泛开展。三台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深入牡丹社区,围绕儿童出生成长遇到的健康问题,进行儿童体格生长监测、营养与喂养指导、心理和行为发育评估、眼保健和口腔保健等,开展新生儿上门访视、儿童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讲座,积极推进0~6岁儿童健康管理。

“三台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们加入社区居民的微信群,随时解答新手爸妈在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真真正正来到了百姓身边。”姜琳琳说,随着社区为民服务功能的不断延伸,老有所养、幼有所依逐步实现,托起了“朝夕美好”。

来源:健康报记者 刘嵌玥 阎红

编辑: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Q41IYX0L】获取授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神马生活百科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