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注册 注册登录"/ 平台注册

探访潜江28年虾店:“五一”卖了六七千斤小龙虾,老食客专程从外地回来过七十大寿

admin

春去夏来,空气中逐渐多了燥热的气息,老饕们知道,又到了小龙虾配冰啤酒的季节。

最新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2年,我国有小龙虾养殖产量报告的省份24个。其中,湖北以113.8万吨的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而湖北又将潜江龙虾作为省级核心大品牌重点培育,据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测算,2021-2022年度潜江龙虾品牌价值288.9亿元。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期间,“没有一只小龙虾能活着走出潜江”“潜江的做虾师傅锅铲抡出火星子”“我们潜江,连出租车都漆成小龙虾模样”等言论也在网上被热议。有人感叹,继淄博、哈尔滨、天水之后,这泼天的富贵也要轮到潜江了吗?

为了探寻潜江小龙虾到底好不好吃,九派新闻记者在本地老饕蔡蔡的指引下,来到潜江龙虾发源地——五七龙虾城,并找到网红店“五七小李子小龙虾”隔壁的老店“老爽阿姨”,该店是最早一批在此地做龙虾的,迄今已有28年。

“老爽阿姨”可以说是潜江小龙虾的“活化石”,见证潜江小龙虾从野生泛滥到精细养殖,从简单的清蒸水煮到如今油焖蒜蓉,她的客户也从附近江汉油田的老职工,到如今天南海北的游客,似乎保持不变的,只有她认真烧虾,食客认真吃虾的模样。

“我就是干一行成一行,这辈子做衣服、卖瓦、酿酒、做餐饮,我都用心干、使劲干,都干成了。”她一边揉搓着因常年炒虾肿胀的胳膊,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探访潜江28年虾店:“五一”卖了六七千斤小龙虾,老食客专程从外地回来过七十大寿

探访潜江28年虾店:“五一”卖了六七千斤小龙虾,老食客专程从外地回来过七十大寿

展开全文

五七龙虾城。图/九派新闻 李杨

【1】坚守28年的老店

店名虽叫“老爽油焖大虾”,但餐厅的核心人物却是老爽的妻子田习姣,也是老食客常称呼的“老爽阿姨”。用女儿小爽的话说,“我们家大事都是我妈说了算,这个店也是她主厨、拍板,我爸主要搞后勤工作。”

5月9日下午,记者在五七龙虾城见到了田习姣,这个58岁的女人留着利落的耳上短发,发间虽然已有几缕银丝,但精神依然很好。交谈过程中,她时不时伸出手揉捏明显肿胀着的小臂。注意到我们的视线,小爽解释道,“每天要炒几百斤甚至一千多斤虾,她胳膊有点受不了”。

“五一”假期,店里总共卖出了六七千斤小龙虾,这都是田习姣和另一个炒虾师傅的成果。“可以说是真的锅铲抡出火星子,限制我们销量的不是客人,是我妈忙不过来,食客也只认她,好多人来了就找我妈,说就要吃她做的,别人做的都没那个味。”小爽笑着说。

每年3月到10月是吃虾季,这时期的田习姣每天只能休息6小时,几十年如一日。她也见证这块地方最出名的东西从油田转变为小龙虾,但用她的话说,潜江小龙虾和江汉油田本就是互相成就,密不可分的。

“以前潜江市区还是村,五七江汉油田这边才是城,比较繁华。油田那个时候效益好、工资高,再加上年轻人也多,不出外勤的时候,职工都不在家做饭,都是外食。那时候又流行下班后去唱歌、蹦迪,再出来宵夜,我就是看准这个,觉得做餐饮、做宵夜能挣钱。”田习姣说。

潜江水资源丰富,几十年前,小龙虾还不是需要养殖的“金贵食物”,而是会毁坏藕、稻的有害动物。在田习姣的记忆里,那时候的野生小龙虾一个就有快二两重,钳子肉质紧实,夹人非常疼。但苦于烹饪技术的限制,只有清蒸和白水煮两种做法的小龙虾并不受欢迎。

直到“油焖大虾”横空出世,小龙虾不再是被嫌弃的“将就食物”,摇身一变成了广受欢迎的美食,野生小龙虾甚至被“吃到濒危”,周边农户也得以通过养殖龙虾获得经济上的报酬。

“时代不一样啦,最开始还请专家来鉴定,得出没毒的结论,大家才勉强吃吃,有人捞也卖不上价,现在虾谷市场上,每天都是论吨在卖,咱们的龙虾还出口到海外咧。”田习姣补充。

如今,田习姣的店从家庭式小作坊,发展到二三十个雇员,食客也从本地人扩充到全国各地。据其介绍,除了省内的周边城市,北上广深,甚至是内蒙古、新疆都有人慕名而来。

【2】老食客过70岁生日:从外地赶回来吃虾

在吃虾上,潜江人是认真的。三月初,老顾客的电话就打到小爽这里,有询问什么时候开始营业的,有催促赶紧开始营业,还有担忧“老爽阿姨”退休的,心急的老饕也像稻田里的小龙虾一样上蹿下跳。

对于老潜江人,夏天吃小龙虾承载了他们的青春回忆。江汉油田的老职工们,二三十年前下班后和朋友、伴侣一起来吃,之后带着孩子来吃,现在带着孙子来吃。潜江人将对小龙虾的热爱传承给后代。

5月9日傍晚,随着天色渐暗,人潮开始朝着龙虾店汇聚。尽管是工作日,但“老爽阿姨”店门口的空地支着的十几张桌子还是一下就坐满了人,她也顾不得再跟我们聊天,一头扎进厨房,刚刚还有空闲聊的服务员们也迅速进入状态,忙着招呼顾客、洗虾上菜。

很快,浓烈的油焖、蒜蓉味便无处不在了,记者注意到有两个拎着行李箱来吃虾的客人。他们告诉九派新闻,自己是本地人,现在在武汉上学,从小到大都在这儿吃虾,这次放假回来,出火车站顾不得回家,就直奔“老爽阿姨”来吃虾了。

探访潜江28年虾店:“五一”卖了六七千斤小龙虾,老食客专程从外地回来过七十大寿

探访潜江28年虾店:“五一”卖了六七千斤小龙虾,老食客专程从外地回来过七十大寿

老爽阿姨在烧虾、老爽阿姨烧的虾。图/九派新闻 李杨

“我们店有很多老客人,大家就像朋友一样,互相陪伴。”田习姣说,“我刚开始掌勺时,菜做的不是那么好,但那个时候的食客很讲感情,他们不会发脾气,只会如实反馈,跟我说这个菜咸了,下次做淡点,这个菜做得还不错,我下次还吃……在这种反馈中,我的菜才烧得越来越好,所以很感谢他们”。

小爽也笑着回忆称,“因为我十岁就在店里帮我妈的忙了,所以现在经常会碰到食客问我还记不记得他,说他小时候被爸爸带着过来吃过。”

还有老食客将70岁生日宴席摆到这里。据田习姣介绍,那位食客曾经是江汉油田的职工,常年出外勤,但每次回来都要过来吃虾,才算是回家了,后来他退休被子女接到外地生活,很久都没再来。前几年他70岁生日,特意带着家人,约了老朋友,一起又痛痛快快吃了顿虾。

探访潜江28年虾店:“五一”卖了六七千斤小龙虾,老食客专程从外地回来过七十大寿

探访潜江28年虾店:“五一”卖了六七千斤小龙虾,老食客专程从外地回来过七十大寿

过去和现在的吃虾场景。图/受访者供图

【3】“老爽阿姨”:我就是倔,我干一行成一行

“我做过好多行,裁缝、卖瓦、酿酒……但我每行都用心干,使劲干,都干成了,最后转行也是顺应时代,而不是我自己干得不好倒闭的。”田习姣“骄傲地”总结她的职业生涯。

田习姣出生于潜江王场镇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作为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的长姐,也因父亲的“赘婿”身份总被村里人明里暗里欺负议论,随母姓的她从小就懂事、倔强。15岁那年,为省下一年10块钱的学费,田习姣决定辍学,被父亲拿着藤条在村里追着抽都不改主意。

她先进入服装行业,拜师父学做裁缝。刚开始,她主要做些剪裁、熨烫的工作,因为没人指点,她用没沾水的熨斗烫坏了客人的西服,赔了23块,这已经是两年的学费了。尽管心疼地掉眼泪,田习姣还是没放弃,拿着坏掉的西服回家,自己对照着图册,改出了一条裤子,还穿着去上班,因此获得了师傅的欣赏。

21岁那年,田习姣成家并生下小爽。为了养家糊口,她不再外出上班,而是抓住农村都在盖房的契机,在镇上开了小卖部,兼职卖盖房子的瓦片,瓦片很沉,她咬牙一摞一摞地搬上搬下。

盖房风潮暂歇后,田习姣察觉到卖瓦不是长久之计,这个爱折腾、能折腾的女人又打起酿酒的主意,她拜了师傅,两天就学会别人要很久才能掌握的酿酒技术,并逐渐打出名气,周围村镇上的居民都来买她酿的高粱酒。

30岁那年,田习姣的丈夫老爽的饭店主厨,在春节前提出要辞职回家过年。春节是店里的黄金时间,在挽留主厨和急招新人都未果的情况下,只给家人烧过菜的田习姣又一次站了出来,“走就走,我来掌勺不就行了。”

就这样,跟主厨学了一天后,她系上围裙成了店里的大厨,直至今日。尽管已经58岁,尽管多次提到干不动了,要退休把店交给女儿,但只要有客人喊出“老爽阿姨,我想吃你烧的虾”,她就会回到熟悉的灶台前。

“我妈闲不住的,她根本放不下这个店,放不下这些客人。”小爽偷偷告诉我们。

作为这家美食店的接班人,1987年生的小爽已经年满37岁,她10岁便开始在店里帮妈妈的忙,未曾上过大学,也不曾离开家乡外出闯荡。

“虽然店里生意一直都不错,但我十二三岁的时候,弟弟被查出白血病,当时他没有医保,在武汉协和医院住院两年,出院后又吃了三四年的药,都是自费,家里经济状况并不好。我妈那时候开店到半夜十一二点,凌晨坐大巴车去武汉协和医院照顾弟弟,清晨再坐车回来继续做生意,真的很辛苦,我想帮帮她。”小爽解释道。

对于未曾离开家乡看过外面的世界,小爽并不遗憾,“我没想过逃离这里,和家人待在一起也很幸福。”

探访潜江28年虾店:“五一”卖了六七千斤小龙虾,老食客专程从外地回来过七十大寿

老爽阿姨和小爽。图/九派新闻 李杨

九派新闻记者 李杨 温艳丽 杨臻 湖北潜江报道

编辑 龚凌蔚 吴迪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神马生活百科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