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注册 注册登录"/ 平台注册

胡治新:当好乡村教育的“葫芦娃”

admin

“胡老师,给我再烙个‘寿’字吧,我外婆明天六十岁生日。”记者走进重庆永川区三教小学美术教师胡治新办公室时,正好遇到五年级(3)班学生李欣语央求他为她外婆制作生日礼物。

“没问题,彩烙吗?等我几分钟。”胡治新边从箱子里拿电烙铁边说。

胡治新算得上是个不大不小的名人,当地人亲切地喊他“葫芦娃”。

“为啥叫你葫芦娃?”记者问。

“因为我喜欢在葫芦上烙画呗!”胡治新说。

怎么想到在葫芦上烙画?事情还得追溯到三年前,面对资源有限的乡村教育环境,胡治新时常感到美术教学的困惑与无力,他渴望找到一种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又能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

在一次外出学习考察中,胡治新见到了一种在椴木板上烙画的课程,他也开始尝试将这种艺术形式引入自己的课堂。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尝试,他发现,虽然椴木板上烙画操作容易,但作品缺乏立体感,跟普通绘画作品没有什么区别,而且椴木板价格偏贵。

“用什么样的素材才能有立体感呢?”正当胡治新陷入困境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葫芦的形状、质地和颜色都非常适合烙画。“葫芦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吉祥、福禄的象征。”胡治新说。于是,他开始尝试在葫芦上烙画,希望能够借此传承传统文化,同时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在葫芦上烙画,需要掌握烙铁的温度、力度和速度等技巧。“力度过大,不仅会烙坏葫芦,有时还会烫伤手。”说这话时,记者注意到胡治新手掌处有许多烫伤疤痕。

“万一学生烫伤手,怎么办?”“就是担心学生安全,我只允许学生用40—50度低温烙画。”胡治新说。在他悉心指导下,学生们能在葫芦上绘制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和文字,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还成为他们展示才华的窗口。

在学校,葫芦烙画课逐渐成为热门课程,越来越多的学生喜爱葫芦烙画。

“哪来那么多的葫芦?”“有些是我们学校劳动基地种植的,去年,劳动基地收获葫芦1000多个,不够的部分,我们会在网上再买一些。”胡治新说,“只要有学生需要,我就会想办法满足学生需求。”

“资金怎么解决呢?”“我们的作品抢手得很,像这样有点创意的作品,至少要卖三百多元。”胡治新得意地说,“我们把这些学生们的作品推到工艺品市场和电商平台,这就解决了我们的资金问题,现在基本上能实现良性循环。”

除此之外,胡治新也希望继续提升葫芦烙画技能,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创作方法。下一步,他还计划将葫芦烙画技能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开展跨学科项目式教学研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从教20余年,由于一直坚定自己的教育初心和梦想,去年,他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最美教师、重庆市新时代好辅导员。面对成就和荣誉,他没有自满,作为一名乡村教师,他希望用象征吉祥、福禄的葫芦烙画作品继续帮助学生实现人生梦想。(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杨国良)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神马生活百科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